月子期間,產婦中藥調理有原則
中華民國中醫婦科專科醫師─ 林佩蓁醫師
月子期間,產婦利用中藥調理,是華人偉大的經驗法則,依照中藥調理有四個步驟可供參考:
(1) 第一步:中藥以滋陰化瘀為主。目的在促惡露的排出及子宮的收縮。產後可以先用雞湯,魚湯進食打底,但要去掉上層浮油,以免引起腸胃不適和上火,並於產後第1週內服用生化湯。
(2)第二步:中藥以養血化瘀及強筋壯骨為主。
(3) 第三步:中藥以補氣健脾與袪濕。目的地在調整腸胃功能和水分的代謝。也
就是說第2-3週內,以加味生化湯、麻油雞、杜仲炒腰子、四神湯等交替服用。 (4) 第四步:補氣養血益腎。目的地在幫助子宮、骨盆的恢復,及補腎固筋骨。
最後1周就可以用十全大補湯、八珍湯、聖癒湯等進補。 民間常用的產後坐月子處方-「生化湯」,主要的目的有兩個,一是幫助惡露排出,另一是調節子宮收縮,幫助子宮復舊,也就是所謂的「生新血化瘀血」,同時還可以減少腹痛,防止產褥感染,以及促進乳汁分泌,同時還可幫助身材恢復,一般在自然生產的產婦,產後服用5~7帖即可。 至於剖婦產的產婦,服用劑量就約在3-5帖即可!
由於現在產婦都是在醫院生產,產科醫生多半開有子宮收縮劑,所以生化湯服用5-7帖即可。若是服用過量易使子宮內膜微血管不易癒合,反而導致惡露的增加。要是長期失血反而會有貧血的可能,此外產後有血崩或體質屬於血熱的產婦,就不宜服用。
月子期間,每位產婦的體質不盡相同,調如果能夠請專業中醫師依照體質給藥,是最為適當的。 *** 林佩蓁院長: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
中華民國經絡與美容醫學會理事
|